改革開放四十載,博物之行最青春
撰稿:李福田 攝影:劉瀚文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于12月21日下午舉辦了“改革開放四十載,博物之行最青春”黨支部紀念活動。此次活動由周忠祿老師帶領參觀。
坐落于衡陽市雁峰區蔡倫大道衡山科學城A7棟的衡陽工業博物館,集工業曆史展示、工業遺産保護、科學知識普及、工業旅遊于一體。冒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大家集合乘車到達目的地。
首先,大家在博物館門口集體,有序領票後進入博物館。入館後,映入眼簾的便是大柱子上面兩個不停變換曆史文物的LED屏幕,在柱子後面是代表工業的鋼管,最中間的位置,有一輛蒸汽火車,精彩的畫面讓大家震撼不已。然後工作人員向大家簡單介紹了衡陽工業博物館的基本信息和博物館裡陳列的文物。
在參觀開始前,工作人員和大家講述了此博物館是按照時間的脈絡,分三個時期分别展現衡陽古代手工業、近代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的發展。随後大家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開始了參觀。首先大家從一樓開始參觀了衡陽工業時間軸,此時間軸記錄了衡陽從古到近代再到現代的發展,記錄了衡陽工業的大事。跟随着工作人員的步伐,大家進入了另一番天地,這裡有一些通過3D建模科技複制出來的文物,還有各種文獻資料和圖片,讓大家走近文物,了解文物,了解衡陽的工業發展和工業成就。到了二樓,大家看到了衡陽近代工業部分的陳列,有衡州造船、世界鉛都和衡陽的工業掠影等陳列。這些陳列讓在場的參觀者充分的感受到了衡陽工業的興盛與發達。然而,再快的發展成果也比不上戰争帶來的損失。衡陽工業發展在戰争期間受到了巨大的阻礙,大家為此都深深的惋惜。到了三樓,這裡有一些現代衡陽工業盛況的産物,有合力企業和燕京啤酒等,它們為衡陽的工業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參觀接近尾聲時,大家回到一樓集合,社會實踐部就大家參觀感受進行了問卷調查。随後大家合影留念,本次的博物之行到此結束。
改革開放四十載,衡陽工業的發展在不斷的前進,國家也在不斷地進步,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努力奮鬥、勇敢前進,唱響改革開放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