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拒賄法。唐朝時,玄宗曾派監察禦史杜暹出使突騎施。(突騎施,古族民,原屬突厥,唐武後時漸盛。屢遣使朝唐,唐常冊封其可汗。)突騎施君臣熱情款待,并贈送不少金子。杜暹堅決不要,對方堅持要給。出于禮貌,杜暹隻好暫且收下,随即偷偷地将金子埋了起來。當他一離境,立即寫信指出埋金的地點。杜暹埋金,在當地傳為美談。今天,為親情、友情、鄉情所困擾的領導幹部,當有人送禮上門,難以拒收時,不防借鑒一下杜暹的拒賄方法。但必須注意把握三點:一是在推辭不掉勉強接受的情況下,要立即采取措施歸還,不能等到被舉報、立案調查後才被迫歸還;二是要選擇能夠證明自己确已歸還的辦法,如采取郵寄方式,就應保留郵彙存根;存入“581”廉政賬戶,則應保存好存款收據;三是要明确通知對方,讓對方完全知曉。
自律自警法。據《荷馬史詩》記載,俄底修斯的船隊要經過一個神秘的海域,相傳其中的海島上住着三個女妖,她們有着長長的秀發、婀娜的身姿和迷人的歌喉,任何人隻要聽到她們迷人的歌聲就會身不由己地向她們靠近,最終被引到沼澤地殺死。俄底修斯為了抵禦海妖的誘惑,身為船長的他讓水手用繩子牢牢捆住自己的手腳,并命令任憑痛苦地哭泣、哀求、掙紮都不能松綁。結果,他獲得成功,率領船隊駛過了神秘的海域。這則故事很有啟示意義。身處物欲喧嚣、誘惑多多的塵世,領導幹部要想潔身自好,必須提高憂患意識,把拒絕賄賂看作事關身家性命的大事,正視自己的弱點,必須要有必要的防範措施,甚至是強制措施。真正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不該拿的堅決不拿,不該去的堅決不去。
明文告示法。明朝廉吏于謙官至監察禦史,一生為國為民,家無積私。他拒賄的辦法是:每遇行賄者,便命家人出示一塊牌子,上書“清風兩袖朝天去”。行賄者每每看到告示牌,無不知趣地離去。時下,不少領導幹部将廉潔自律的名言警句或懸挂在牆上,或壓于案下,一目了然,時刻鞭策警醒自己,清風徐然。但切記拒賄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挂羊頭、賣狗肉,更不能暗地裡幹着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的勾當。
暗示警告法。如今,“官不打送禮之人”的封建思想仍占據某些領導幹部的思想,面對“熟人”、“朋友”送上門來的金錢、禮品……,他們既不敢收受,又不敢當面厲聲回絕,常常思想動搖,遲疑不決,拉拉扯扯。北齊清官蘇瓊懸瓜公堂絕苞苴之法值得學習。他在任南清河郡太守期間,郡中有一告老還鄉的官員趙穎,80多歲了,想與他拉關系。五月中旬,趙穎收獲新結的瓜一個,不顧年邁,親自送到蘇瓊府中,并倚老苦求,不收不行。蘇瓊勉強收下後,即把瓜懸在公堂屋梁上。随後,其他送瓜人到官府門口,看到趙穎送的瓜懸于堂中時,不覺面面相觑,十分尴尬,一個個悄悄溜走了。由此可見,拒絕賄賂,決心堅定、行動果斷是關鍵,領導幹部隻要自身正,底氣足,決心大,一個簡單的暗示動作即可讓行賄者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