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一學霸宿舍全員上岸雙一流
近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自動化20級三班同宿舍的劉梓陽,汪伊濤,廖廣生和楊磊分别保研考研上岸。劉梓陽和廖廣生保研至華東理工大學,汪伊濤保研至重慶大學,楊磊第一志願考研至中國科學院大學。
大學四年,他們既是室友也是學習搭子,四人學習成績優異且專注實踐與項目,在2022-2023期間四人共獲國獎19項,省級獎項22項。
以熱愛為引,自律為舵
“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更多的還是因為興趣吧,我們都挺喜歡我們的專業。”廖廣生對于專業選擇和未來保研的目标,最初都是源自興趣。懷着對專業學術的熱愛,他們都選擇了繼續攻讀。在保研與考研路上,焦慮是不可避免的。汪伊濤在談到保研這一路的感受時,他說自己會比較焦慮比賽項目的難度,擔心難以獲獎;焦慮時間,如何平衡好比賽與績點,做到合理安排時間;焦慮是保研還是考研,因為保研名額很少,所以需綜合考慮要不要準備第二方案。“雖然會焦慮,但是我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這種對于專業的天然熱愛,使得他們總有面對各種阻力的信心。
平時的生活很簡單,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實驗室。空閑的時候會主動去實驗室,邊學技術邊參加競賽。從最初的感興趣到後來的趕項目,實驗室成為他們的第二根據地。在實驗室熬夜查找資料,實驗作品早已成為常态。甚至有時直接在實驗室睡覺休息,實驗室早已成了四個人的第二個“寝室”。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劉梓陽和楊磊參加的智能汽車大賽一舉突破國賽。
“邊做邊學,這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汪伊濤總結自己比賽的心得如是說。自動化專業非常考驗動手與實踐能力,所以他們很注重對自己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理論知識他們也沒落下。劉梓陽認為,實驗中出現的很多問題是書本上遇不到的,在實驗中他們學到了很多。
對于學習,他們同樣自律且認真,劉梓陽堅持每天早起背單詞,課前做好預習,按時完成課後作業來将理論知識做到紮實。“制定好每天的計劃,每天分配八個小時用來學習,且必須将效率放在第一位。”楊磊分享的不僅是他個人的每日安排,也是整個宿舍的固定環節。
楊磊說:“三個室友對我的幫助很大,特别是競賽方面。”他們大二開始進實驗室,在這個過程中,室友幫助他彌補了很多信息差,這為他日後參加競賽打下了基礎。四人常在宿舍交流經驗,讨論問題,仔細打磨每一個實驗作品。
在室友們都推免至優秀的高校後,楊磊雖然倍感壓力卻也深受其激勵。他将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自己的考研第一志願,希望可以與室友們在頂峰相見。他說:“他們成功保研使得我目标更加明确,同時也激勵了我。複試時,因為和室友一起參加的那些競賽和獎項才讓我的名次靠前。”
于道各努力,千裡自同風
各種獎項的背後是他們夜以繼日地努力,淩晨寂靜無聲的實驗室。大二那年寒假劉梓陽和楊磊報名參加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大賽,由于在智能汽車這個項目上的經驗很少,自己也幾乎沒什麼基礎,所以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摸索。
很多個夜晚劉梓陽和楊磊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這期間他們不停地查找資料,調試設備,卻也一直在碰壁,比如燒掉主闆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但是劉梓陽說:“做實驗本身就是一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每個比賽項目,他們都會做足準備,充分了解這個項目。廖廣生說:“從開始了解到制定計劃并付諸實踐,每一步都要明确自己要做什麼才能做好一個項目”。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這是他們宿舍關系的最好形容。楊磊說“大二時我們會一起吃飯,慶生。但是大三的時候我們都很忙,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少。他們三個待在不同的實驗室,而我在準備考研。作息時間完全不同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愛好,互相幫助不打擾,其實算是一個訣竅”。在學習上,他們各自都有選擇和方向,面對很多相同的問題,雖然也會交流經驗,相互分享,但是這種分享除去所謂的資料,更多的還有參加各種比賽的經驗和心得。
通訊員 潘秀姣 覃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