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華 簡曆
個人簡介
王明華,男,湖南衡陽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歸國人員(加拿大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訪問學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南華大學“十佳優秀教師”,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通信工程系副主任。
2007年畢業于哈爾濱工程大學,獲信号與信息處理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曾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6年,從事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D-SCDMA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LTE的無線資源管理算法設計與性能優化工作。2013年受聘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在通信工程系任教。
主要從事物聯網覆蓋控制優化、無線通信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優秀青年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湖南省核燃料循環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開放基金重點項目1項,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啟動基金項目1項;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湖南省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湖南省教學研究與改革課題1項,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研教改項目3項。發表論文40餘篇,近三年在Information Fusion,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 Access、IEEE ISPA、IEEE iThings等國内外著名期刊和會議上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申請授權發明專利9項。出版教材與專著2部。
IEEE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員,中國電子學會(CIE)會員,湖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擔任IEEE CIT 2018、IEEE iThings 2019、IEEE GreenCom 2020等著名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主席、執行主席和宣傳主席。擔任30多個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的同行評議專家。
教育經曆:
2003/09-2007/11,工學博士(碩博連讀),哈爾濱工程大學,信号與信息處理
2003/09-2006/03,工學碩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
1999/09-2003/07,工學學士,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信息工程
工作經曆:
2019/12-,副教授,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通信工程系
2017/12-2018/12,訪問學者,加拿大St.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cence,導師:Laurence T. Yang
2013/07-2019/12,講師,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通信工程系
2011/01-2017/07,高級算法設計工程師,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研發中心
2007/07-2010/12,算法設計工程師,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發中心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1971215,基于節點協同感測的移動無線傳感網覆蓋延伸控制理論與方法,2020/01-2023/12,59萬元,在研,主持
2.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20JJ4526,基于節點信息融合的無線傳感網可信信息覆蓋延伸理論與方法,2020.01-2022.12,5萬元,在研,主持
3. 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8B287,面向鈾尾礦庫安全監測的無線傳感網絡節點自主移動重部署理論與方法,2019.01.01-2021.12.31,3萬元,在研,主持
4. 核燃料循環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開放基金項目,2019KFZ12,面向鈾尾礦庫放射性污染核素遷移監測的無線傳感網絡節點重部署方法,2019/01-2020/12,6萬元,在研,主持
5. 湖南省教育廳一般資助項目,15C1195,MIMO傳輸模式自适應配置算法研究,2015/09-2018/08,1萬元,已結題,主持
6. 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2013XQD03,移動通信系統中室内外空分多址算法研究,2014/01-2016/12,10萬元,已結題,主持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1871209,基于強化學習的無線傳感網栅欄可信信息覆蓋優化理論與方法,2019/01-2022/12,63萬元,在研,參與(第2)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61401193,移動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可信信息覆蓋優化理論及關鍵技術,2015/01-2017/12,24萬元,已結題,參與(第4)
科研成果
(1) 近年科研論文
[1] Minghua Wang, Xu Wang, Laurence T. Yang, Xianjun Deng, Lingzhi Yi, Multi-Sensor Fusion Based Intelligent Sensor Relocation for Health and Safety Monitoring in BSNs, Elsevier Information Fusion, 2020, 54: 61-71.(影響因子10.716,中科院JCR一區)
[2] Minghua Wang, Lihua Zhu, Laurence T. Yang, Man Lin, Xianjun Deng, Lingzhi Yi, Offloading-Assisted Energy-Balanced IoT Edge Node Relocation for Confident Information Coverage,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19, 6(3): 4482 - 4490.(影響因子9.515,中科院JCR一區)
[3] Xianjun Deng, Minliang Xu, Laurence T. Yang, Man Lin, Lingzhi Yi, Minghua Wang*, Energy Balanced Dispatch of Mobile Edge Nodes for Confident Information Coverage Hole Repairing in IoT,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19, 6(3): 4482 - 4490.(通訊作者,影響因子9.515,中科院JCR一區)
[4] Xianjun Deng, Yalan Jiang, Laurence T. Yang, Man Lin, Lingzhi Yi, Minghua Wang, Data Fusion Based Coverage Optimization in Heterogeneou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Elsevier Information Fusion, 2019, 52: 90-105. (影響因子10.716,中科院JCR一區)
[5] Lingzhi Yi, Xianjun Deng, Laurence T. Yang, Hengshan Wu, Minghua Wang, Yi Situ, Reinforcement Learning-Enabled Partial Confident Information Coverage for IoT-based Bridg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20. DOI: 10.1109/JIOT.2020.3028325(影響因子9.515,中科院JCR一區)
[6] Xianjun Deng, Laurence T. Yang, Lingzhi Yi, Minghua Wang, Zhiliang Zhu, Detecting Confident Information Coverage Hole in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An Energy-Efficient Perspective,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8, 56(9): 68-73.(影響因子10.356,中科院JCR一區)
[7] Lingzhi Yi,Xianjun Deng, Minghua Wang, Dexin Ding, Yan Wang, Localized Confident Information Coverage Hole Detection in Internet of Things for Radioactive Pollution Monitoring, IEEE Access, 2017, 5(1): 18665-18674. (影響因子4.098,中科院JCR二區)
[8] 張鋒,王明華*,朱麗華. 基于OFDM 的VDES 地面子系統設計[J]. 電訊技術,2018,58(7):826-832.(通訊作者)
[9] Lihua Zhu, Minghua Wang*, Kaiwu Jiang, Xianjun Deng, Lingzhi Yi, Xiangbai Liao, Chao Wang. "Robot-Assisted Sensor Relocation for Confident Information Coverage in Wireless Sensor and Robot Networks". in Proceedings of 2019 IEEE Intl Conf on Parallel & Distributed Processing with Applications, 2019.12.16-18, Xiamen, China, 2019.(通訊作者)
[10] Xu Wang, Minghua Wang*, Lingzhi Yi, Yan Wang,Design of VDES Ground Subsystem Based on Filtered Multitone Modulation,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of Things, 2019.07.14-17, Atlanta, USA, 2019.(通訊作者)
[11] Chenxuan Zhai, Minghua Wang*, Kaiwu Jiang, Yan Wang, Bo Fan, Chao Wang. "Multi-area Path Planning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Double Populations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Proceedings of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Internet of Things.(通訊作者)
[12] Kaiwu Jiang, Minghua Wang*, Chenxuan Zhai, Yan Wang, Chao Wang, Bo Fan. "Multi-robot-Assisted Confident Information Coverage Hole Repairing in WSNs". in Proceedings of 2020 IEEE Gree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通訊作者)
[13] 曾玖貞,王超,王彥,鄧賢君,王明華,基于NSFC-OFDM的非協作式虛拟MIMO.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9(3):327-334,2017.
(2) 發明專利
[1] 王明華,朱孝龍,史俊财,張超,一種傳輸模式配置方法和基站,2016.12.21,中國,ZL 201380001310.9
[2] 王明華,耿鵬,芮華,劉虎,謝瓊,上行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指示信息的發送方法及裝置,2014.03.05,中國,ZL 200910252784.6
[3] 朱孝龍,王明華,一種産生模拟幹擾的方法及裝置,2016.06.15,中國,ZL 201310283161.1
[4] 耿鵬,江海,王明華,芮華,多輸入多輸出方法和裝置,2013.05.01,中國,ZL 200810181216.7
[5] 耿鵬,張玉婷,王明華,一種實現超級小區下的空分多址接入的方法及基站,2014.12.31,中國,ZL 201110009819.0
[6] 王明華,芮華,趙娟娟,史雯,一種空分多址系統中訓練序列的分配方法及系統,中國,CN200810241787.5
[7] 王明華,耿鵬,芮華,劉虎,謝瓊,上行混合自動重傳請求信息指示的方法、移動終端及基站,中國,CN200910261510.3
[8] 耿鵬,王明華,劉虎,控制信道小區間幹擾規避的方法和基站,中國,CN201010199590.7
[9] 鄧賢君,鄒增輝,易靈芝,王明華,曾玖貞,唐祖君,采用可信信息覆蓋模型檢測無線傳感網覆蓋空洞的方法,中國,申請号:CN201610267235.6
(3) 出版教材與專著
[1] 黃智偉、王明華 主編.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常用電路模塊制作(第2版)[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6.
[2] 黃智偉、王明華、黃國玉 編著. 射頻與微波功率放大器工程設計[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榮譽稱号
1. 南華大學“十佳優秀教師”,2020
2. 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2019
3. IEEE Outstanding Leadership Award (Program Chair), 2020
4. IEEE Outstanding Leadership Award (Workshop Chair), 2019
5. IEEE Outstanding Leadership Award (Executive Chair), 2018
6. 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教師,2016
7. 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班主任,2016
8. 2003网站太阳集团科技工作優秀指導老師,2015
國際學術會議組織
1. The 1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GreenCom-2020),Program Chair
2. The 12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of Things (iThings-2019), Workshop Chair
3. The 1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IT-2018), Executive Chair
指導學生獲獎(省級及以上)
1. 國家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實驗計劃項目,針對中藥配方顆粒的智能中藥櫃,2020
2. 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實驗計劃項目,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太陽能噴灌系統,2020
3. 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實驗計劃項目,基于asu無線感知的僞基站識别系統,2017
4. 全國高等學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一等獎,國家級,2016
5.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三等獎,國家級,2017
6.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湖南賽區,一等獎,省部級,2015
7.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湖南賽區,二等獎,省部級,2015
8.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湖南賽區,三等獎,省部級,2017
9. 湖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三等獎,省部級,2020
10. “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部級,三等獎,2017
教研項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學科競賽的電子通信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實踐,201802149049,2019-2020,4萬元,在研,主持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通信系統創新實驗室建設,201801315027,2018-2019,11萬元,在研,主持
3. 湖南省教學研究與改革課題,工程教育背景下電子信息類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2016SJG29,2016-2019,1萬元,已結題,主持
4. 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研究生導師教學學術發展模式探索,203YXJ030,2020-2021,0.6萬元,在研,主持
5. 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老師隊伍建設研究,2016JG005,2016-2018,0.88萬元,已結題,主持
6.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研究與改革重點資助項目,基于導師制和小班化的通信電子類卓越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2014XJG-ZD02,2014-2016,0.3萬元,已結題,主持
7. 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面向核行業特色的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與培養模式改革探索,項目編号:2015SJG01,2015.9-2017.9,1萬元,已結題,參與
8. 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級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數字信号處理》課程多元化教學手段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号:2015XJG-ZZ02,2015-2017,0.3萬元,已結題,參與
教研論文
[1] 王明華,曾玖貞,鄧賢君. 基于學科競賽的電子與通信工程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師,第374期,100-101頁,2018.12
[2] 王明華,王超,鄧賢君.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考.教師,第287期,94頁,2016.7
[3] 曾玖貞,王明華,鄧賢君,龐利會. 高等教育背景下MOOC發展模式的思考與探索.求知導刊,第56期,33-34頁,2015.6 (通訊作者)
[4] 王明華,鄧賢君,王新林. 基于導師制和小班化的電子與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教師,第284期,115-116頁,2016.6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優秀論文三等獎,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論文一等獎)
[5] 王明華,鄧賢君. 電子與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及思考.教師,第281期,104-105頁,2016.5
[6] 黃國玉,王明華,鄧賢君,郭玮,楊斌. 對青年教師課堂競賽的一點思考. 教師,第30期,127頁,2015.10(通訊作者)
[7] 王明華,黃國玉,鄧賢君,黃智偉. 淺談導師團隊制度在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的重要作用. 求職導刊,第20期,46頁,2015.6
[8] 黃國玉,王明華,鄧賢君,郭玮,楊斌.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自我提升的策略研究. 求知導刊,第19期,154頁,2015.4(通訊作者)
[9] 曾玖貞,王超,鄧賢君,王明華.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FPGA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教師,第16期,30-31頁,2018.06
[10] 王超、曾玖貞、王明華.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學位點定期評估的必要性分析. 2019(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講授課程
1. 本科生課程:《現代通信原理》,《擴頻通信》,《通信專業英語》等
2. 研究生課程:《寬帶無線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