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走來,體會夏商周文化之美
文/陳锴鋒 圖/陳锴鋒
2018年9月20日上午9:50,大河讀書會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辦了主題為“夏商周文化之美”的講座。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副書記秦潔、學工室主任周豔玲、輔導員秦林、輔導員周珍珍、醫學院輔導員徐婵娟前來聆聽。此次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外聘日語副教授劉潔主講,劉理輝任現場主持人。
當日上午,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在劉潔教授精辟的講座中,觀衆們側耳傾聽,靜靜享受着文學氛圍的蔓延,細細咀嚼着古人智慧的結晶。關于甲骨文的介紹,劉潔教授從甲骨文的發現、研究曆史以及記錄的内容等方面進行了表述,她表示,甲骨文是我國現今最早成熟的文字,也将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曆史向前推進了一千年左右。其中在關于四大古文明文字破譯比較中,劉潔教授十分自豪地說,甲骨文相比于其他三大文明文字更具有文化的延續性。随後她強調,中國的文化一直是延續的,同時也正是這個特點為古文字的破譯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在國之重器——青銅器的演講中,劉潔教授用生動的言語、詳實的圖片,詳細地為現場聽衆介紹了傳統青銅器的質地、工藝、造型、紋飾、銘文等方面的知識。其中在關于後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個案的分析中,劉潔教授不僅饒有興趣地向觀衆們闡述了它們的曆史故事及鑄造手段,還講述了考古學家在尋回它們時的艱難曆程。講座最後,劉潔教授提出兩個問題:一是何以中國?二是為什麼中國是禮儀之邦?等現場觀衆沉思片刻後,劉潔教授便給大家解答了疑惑,她結合青銅樂器的禮樂制度以及自己的見解,解釋了上述問題,并給出了令現場聽衆滿意的答案。傳統文化至美至深,精神熏陶至味至純,現場聽衆細細讨論,連場上的燈光也散發出文學的氣息。
接下來進入的是觀衆互動環節,同學們表示十分關心甲骨文的破譯進度,也積極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劉潔教授也幽默風趣地為同學們進行了答疑解惑,同時,也鼓勵同學們去積極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了解了夏商周文化的發展曆史,明白了青銅器、甲骨文在中原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了中華民族共同文化根脈,飽食了一場精神文化大餐。殷殷切切源遠流長,勤勤懇懇展露光芒,共同傳遞中華文化,共同回味傳統文化,五千年文化大國綿延不絕為後世留下璀璨瑰寶,當代應當銘記,應當守護,共赴下一站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