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生第五黨支部全體黨員赴衡陽抗戰紀念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支部書記王博同志帶隊參加。
衡陽抗戰紀念館坐落于雁峰區嶽屏公園内,以“衡陽保衛戰”為主題的紀念館。爆發于1944年的衡陽保衛戰,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抗戰勝利後衡陽市成為全國唯一命名的“抗戰紀念城”。
大家首先觀看了主題紀錄片《喋血孤城》。紀錄片通過大量曆史影像和實地采訪,生動還原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做最後垂死掙紮,孤注一擲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号作戰”計劃,國民黨軍一路潰退,河南、湖北、湖南長沙短時間内迅速淪陷,兵峰直指衡陽。在此危急關頭方先覺将軍率第十軍殘部17000餘人,在裝備不足、援軍不至、糧彈不繼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抗擊日軍長達48晝夜,雖然彈盡糧絕,戰力殆盡,城陷停戰,但此戰中國軍隊以傷亡1萬傷敵6萬的戰績,在以寡敵衆的戰争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看完整部影片,大家都紅着眼眶默默走出放映室。
支部全體黨員進入紀念館實地參觀。 紀念館共分為了“戰略之城”、“大義之城”、“悲壯之城”和“英雄之城”四個主題展廳。通過豐富的實物、油畫和投影等表現手段,再現了抗日戰争中衡陽戰役的慘烈場景和先烈們英勇抗争的事迹。在參觀過程中,黨員們認真聆聽王博同志的講解,仔細觀看衡陽保衛戰的圖文、曆史實物資料,大家都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無恥感到無比憤慨,也被我國軍民奮力抗争一幅幅悲壯的曆史畫面所震撼,對抗戰先烈們的英勇付出深感敬意。
全體人員拾階而上,參觀了衡陽抗戰紀念城建築。半坡處挺立着莊嚴肅穆的“抗戰牌坊”,有對聯曰:“雪百年恥辱,複萬裡河山。秦漢無此雄,宋明無此壯”; “集三楚文章,吊九原将士。風雨為之泣,草木為之悲”。穿過牌坊,經過“忠勇亭”,直達山頂,山頂矗立着一座十八米高的劍柄型紀念碑,碑身上“衡陽抗戰紀念城”七個大字金光熠熠。環抱碑座的翠玉浮雕表現了衡陽保衛戰中,中國軍民同仇敵忾抗擊日寇的情景。參觀完畢大家的心中充滿着崇高與悲壯的情懷,但是卻沒有多少作為“勝利者”的喜悅,由于國家的孱弱,民族承載了更多的苦難,付出了更高的代價。
通過此次實踐學習活動,使全體同志更加深刻地了解抗戰曆史,激發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了黨性修養。大家紛紛表示,對比今天世界上那些戰亂不斷,族群分裂,民不聊生的國家,我們該慶幸自己能生活在中國平安的國土上。今天的歲月靜好,是抗日英烈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将抗戰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同時我們要居安思危,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