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中心于1998年組建,1999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基礎課教學條件合格實驗室”。2002年後已建設成由計算機網絡實驗室、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室、單片機原理實驗室、、PLC實驗室、檢測技術與傳感器實驗室、電力電子實驗室、嵌入式與DSP實驗室、電機網絡實驗室、現場總線網絡實驗室、電路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電子技術綜合實驗室、CAD機房,共12個實驗室。中心組建以來,為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新世紀高素質創新人才。改革了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初步建立了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課程體系和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實驗室規模已初具現代化。實驗室面積2400平方米,實驗設備1786台(套),儀器設備總值1058.4076萬元,開設實驗課程38門,實驗項目233個,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創新實踐性,占總實驗項目數的80%以上。每年可承擔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工作量32萬人時。在新增設備的計劃中,注重了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實驗設備的配置,注重信息領域最新發展的技術實驗設備的配置。
我中心為部省共建基礎實驗室,經中央、部省共建後,增加了新的實驗教學内容并且從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轉向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實驗為主,使教學内容适應全院工科專業迅猛發展的要求:通過開放實驗室、綜合性實踐、參加有關的全國性競賽等多種教學方式全方位、多層次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廣泛使用計算機虛拟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及多媒體教育軟件平台等現代教學手段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通過從單一的實驗教學型基礎實驗室建設轉向實驗教學、實踐、創新基地等綜合型基礎實驗室建設,對專業基礎課實驗進行重組、整合和更新設計,減少單純驗證性實驗,增加了綜合設計性實驗,并且使部分實際操作實驗與計算機仿真實驗之間的内容交叉融合。實驗中心具備實驗内容科學、新穎、先進、實用的儀器設備。能夠開出綜合性、設計性、研究創新型實驗。同時提高了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率。
中心面向專業為: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電力自動化、通訊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機械、過控、工業設計、核技術、生物醫學、給排水、土木工程、裝潢與設計、礦資、暖通、管理工程、環境、建環、化工等19個專業。
中心開設實驗課程門數為:電路原理、電工技術、電工學、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PLC門、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機拖動、電力電子、自動控制原理、檢測技術1門、單片機原理1門、MATLAB、電子CAD、課程設計、計算機語言、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控制、計算機仿真等38門。
中心近3年來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參加省級以上科研課題20餘項,其中獲部級三等獎2項,。
中心建立了一支水平較高、結構合理、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開拓進取,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驗技術隊伍。中心現有實驗技術人員8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3人,高級工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