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簡介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于1998年組建,1999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基礎課教學條件合格實驗室”。2002年後已建設成由單片機及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室、PLC實驗室、檢測技術與傳感器實驗室、電力電子實驗室、嵌入式與DSP實驗室、電路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電子技術綜合實驗室、電子CAD實驗室、西門子先進自動化實驗室,共10個實驗室。中心組建以來,為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新世紀高素質創新人才。改革了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初步建立了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課程體系和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實驗室規模已初具現代化。實驗室面積2400平方米,實驗設備1786台(套),儀器設備總值1058.4076萬元,開設實驗課程38門,實驗項目233個,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創新實踐性,占總實驗項目數的80%以上。每年可承擔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工作量32萬人時。在新增設備的計劃中,注重了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實驗設備的配置,注重信息領域最新發展的技術實驗設備的配置。
我中心為部省共建基礎實驗室,經中央、部省共建後,增加了新的實驗教學内容并且從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轉向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實驗為主,使教學内容适應全院工科專業迅猛發展的要求:通過開放實驗室、綜合性實踐、參加有關的全國性競賽等多種教學方式全方位、多層次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廣泛使用計算機虛拟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及多媒體教育軟件平台等現代教學手段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通過從單一的實驗教學型基礎實驗室建設轉向實驗教學、實踐、創新基地等綜合型基礎實驗室建設,對專業基礎課實驗進行重組、整合和更新設計,減少單純驗證性實驗,增加了綜合設計性實驗,并且使部分實際操作實驗與計算機仿真實驗之間的内容交叉融合。實驗中心具備實驗内容科學、新穎、先進、實用的儀器設備。能夠開出綜合性、設計性、研究創新型實驗。同時提高了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率。
中心面向專業為: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電力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機械、過控、工業設計、核技術、生物醫學、給排水、土木工程、裝潢與設計、礦資、暖通、管理工程、環境、建環、化工等19個專業。
中心開設實驗課程門數為:電路原理、電工技術、電工學、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PLC門、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機拖動、電力電子、自動控制原理、檢測技術、單片機原理、MATLAB、電子CAD、課程設計、計算機語言、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控制、計算機仿真等38門。
中心近3年來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參加省級以上科研課題20餘項,其中獲部級三等獎2項,。
中心建立了一支水平較高、結構合理、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開拓進取,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驗技術隊伍。中心現有實驗技術人員8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工作職責
1. 負責本中心設備申報計劃的制定,确保實驗實訓設備科學、合理和正常有序,符合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标要求。
2. 負責本中心開放性實驗的建設和管理,利用互聯網+,協助各專業建設虛拟實驗室,積極參與學院創新實踐平台、校内外實訓基地的規劃及建設工作。
3. 協助各專業實驗實訓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安排各類教學實踐活動,并負責具體實施落實。
4. 協助各專業編寫相應課程的實踐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教學日曆等教學資料,及時更新教學設備和教學内容,将新知識、新技術引入教學。
5. 負責本中心日常教學管理(設備維護、日常檢查、調停課、聽課、突發教學事件處理等),定期檢查實踐教學計劃執行情況,保證日常教學秩序的穩定。
6. 組織本中心所承擔實踐教學的考核工作(包括課程設計、實驗教學、實習教學、畢業設計等成績的評分和鑒定)。
7. 負責進行教學工作總結(期中教學總結、期末教學總結、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8. 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開展日常教學研究活動。積極組織實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的研讨,申報教研課題,撰寫教研論文。
9. 負責本中心教師隊伍發展規劃及教師隊伍建設,對實驗教師有嚴格的崗前培訓制度,組織試講、聽課,組織示範講課、觀摩比賽等,建立新老教師之間的“傳幫帶”制度,有計劃地培養青年教師。
10. 積極開展實踐教材建設,形成一批具有自己特色和自主知識産權的專業實驗實踐教材。
11. 認真落實學校、學院組織的各項教學檢查、教學質量評價、教學競賽等活動。
12. 按學校和學院要求對本中心教師進行考核,為學校、學院提供教師晉升、評獎、評聘的依據。
13. 認真完成學校、學院交辦的其它工作。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例會制度
1. 例會是貫徹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研究制度和部署、總結、檢查中心實驗設備管理、教學、科研和其他日常工作的集體會議。是調整中心工作正常運行的重要會議。
2. 由電工電子實驗中心負責人召集與主持,每兩周一次系例會,每次不少于一小時。
3. 在特殊情況下(如設備申報、調試、維修等),應相應增加教學活動次數。
4. 根據需要,部分教研活動須邀請其他相關部門(如學生所在學院等)領導和專家等參與。
5. 每次例會召開時,中心全體教師須按時參加、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
6. 中心負責人安排專人對每次例會做好詳細的記錄。
7. 例會主要研究決定本系工作計劃、工作分工和重大活動;讨論部署本中心階段工作;學習學院有關重要會議精神;傳達上級重要文件;通報學院重要工作安排等。
8. 例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制定新增實驗設備計劃,安排實驗實踐教學進度,确定各實踐教學時數與各專業教學大綱的一緻性;檢查教學文件及教學進度;反饋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等。
9. 本中心教師要在例會上彙報階段工作完成情況及主要工作計劃,中心負責人要對本中心階段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集體備課制度
1. 集體備課是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統一教學内容,統一教學要求,掌握教學進度,解決教學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的重要教學活動,可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有助于青年教師的培養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形成嚴謹治學的良好教風。
2. 集體備課以系或教學小組為單位進行,應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開展集體備課,由負責人主持,确定集體備課的内容。
3. 原則上每兩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每次集體備課的時間不少于一小時。主持人綜合大家的意見,改進教案,授課教師根據改進後的教案,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改進、完善個人教案。
4. 反饋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探讨教學中需要改進的方向。
5. 每學期開學時組織集體備課會,對每位教師的集體備課内容進行讨論交流,提出修改意見,并督促檢查。
6. 每學期開課前針對老教師新開課程和新教師上課,要在中心内部組織說課和試講,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和完善。合格後方可正式為學生上課。
7. 參加集體備課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進度,确定各教學環節學時。
8.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提出授課内容的整體構思、理論框架、基本觀點、基本概念、應突出的重點和難點等,并将一些疑難問題提出供大家讨論。
9. 集體備課過程要有詳盡的記錄,電子版進行存檔。